腊月二十七有的地方习俗是杀鸡推汤圆,那推汤圆的来历和寓意是什么?关于汤圆的寓意都有哪些?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“腊月廿七,宰鸡赶大集。”1月29日,腊月廿七已经到来,此时距离除夕,已经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了。年夜饭中的硬菜、肉菜,有没有准备得当呢?在腊月廿六割好了“年肉”,那在这一日,得准备“宰年鸡”了。
原来,在旧时的民间,有“二十七,宰年鸡”的说法。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,还要上店赶集、集中采购年货。依民间的习惯,这日杀好的鸡,不在当天吃,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,因为“鸡”同“吉”,有吉利、吉祥如意的意思,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,所以节日期间,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见到鸡,这样才算圆满。另外,因为旧时讲究初一不能动刀,所以这些东西当然也就要提前准备好了。
而在西南一隅的成都,据民俗专家刘孝昌描述,旧时在腊月廿七、廿八,百姓们最要紧的事情,是推汤圆。在当下,要吃汤圆很方便,去超市买就行了。但在以前,吃汤圆可不是经常的事情。“那时人们,要想美美吃到一顿汤圆,汤圆粉子要自己动手推磨,汤圆芯子也要用碓窝来舂。推汤圆时,一家老小全‘上阵’,过程也是其乐无穷。”
旧时,每到腊月廿七八,成都家家户户就开始忙着准备推汤圆,妇女们早早买好了十来斤糯米,先用清亮的井水把糯米淘洗两三次,淘好后用水泡起,要泡两天,中途还要换几次水。“汤圆皮子的软硬根据各家的喜好,按照饭米和糯米不同比例进行搭配的。”
推汤圆需要石磨,但在那时的成都,有时一条街只有一两副磨子。哪户人家有个好磨子,几乎这一条街的都会来借。而推好汤圆、还磨子的时候,还不忘给人家端一两碗汤圆以表示感谢。临近大年三十的磨子更不得空,李家张家都来借,家家户户都要争着来推汤圆。
“推汤圆时,要‘全家出动’,妈妈推累了姐姐帮着推,最后哥哥也来帮着推,一家人忙忙碌碌推汤圆。屋前屋后人人都在忙碌,其乐融融。”
而汤圆面弄好后,全家老小要用碓窝来舂汤圆芯子。“过去成都人吃汤圆一般都是自己做的红糖芯子,去杂货铺买一两斤内江的红糖,拿回来再加一点面粉、熟清油,炒半斤黄豆,一起放在碓窝里舂。有条件的讲究人家,就把炒熟的黑白芝麻、花生米、核桃仁一起舂好,放一坨猪油,与白糖一起做成香喷喷的芯子,到大年初一早上就包汤圆吃。”
为何要在这段时间推汤圆呢?刘孝昌讲到,昔日成都人只有在正月初一吃了汤圆,才算是真正过年,但也有的人家选择吃面。讲究的人家,还在汤圆芯子里面,包一个银子,像花生那么大,谁能吃到这个汤圆,全家人都要给其道喜。
“汤圆给成都人带来甜蜜、喜悦,也把欢乐、喜悦和甜蜜融在其中。真正的年味,就在刚刚舀出来的一碗碗妈妈奶奶亲手做的香甜美味的汤圆里。这也是成都人过年、初一早上为什么要吃汤圆的一个原因。家境好的,在正月十五元宵那天再推一次汤圆,又吃一次。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