霜降之后,天气逐渐向冬季过渡。由于气候干燥、天气多变、气温骤升骤降,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。那么霜降主要是补什么?建议健脾润肺养肾气,除了健运脾胃,我们更是要兼顾到肺、肾,以补正气为主。
10月23日,我们终于迎来了属于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——霜降。
进入霜降节气后,深秋景象明显,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,就全国平均而言,这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。
霜降分三候
一候豺乃祭兽:豺狼把捕获的野兽铺在地上,像是要祭谢上天的养育。
二候草木黄落:秋天接近尾声了,草木枯黄而摇落,一派萧条。
三候蜇虫咸俯:因寒气肃凛,百虫也窝在洞中,不动不食即将进入冬眠。
时值深秋,一早一晚已有冬意。民间常说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可见此时对身体的保养更要得宜。
节气保健:补冬不如补霜降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载:“霜降,九月中,气肃而凝,露结为霜矣。”
霜降之后,天气逐渐向冬季过渡。由于气候干燥、天气多变、气温骤升骤降,体质较弱者很容易滋生疾病。
但若此时,“秋膘”贴得适宜,不仅不容易生病,还能补偿夏季的损耗,更有助于给身体过冬做好准备。
那么霜降主要是补什么?除了健运脾胃,我们更是要兼顾到肺、肾,以补正气为主。
01 | 顾护脾胃
霜降进补,调养脾胃是关键。只有脾胃的消化和运化功能足够强,进补的东西才能真正为人体吸收和利用。否则“虚不受补”还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。
但现代人多肥甘厚腻、偏爱重口、贪吃寒凉;加之生活节奏快,吃饭不按时,使得肠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;此时盲目进补滋腻之品,很容易导致腹胀、食欲不振。
中医认为,胃以通为补,脾以健为运,因此「健脾开胃」是调脾胃的关键。
此时,最适宜吃些汤汤水水,比如小米粥、燕麦粥、薏米鲫鱼汤、山药排骨汤等,也可在煲肉汤时加一些行气健脾的中药,如陈皮、砂仁;消食化滞的山楂、鸡内金、莱菔子等。
可帮助增强脾胃运化动力,促进吸收消化,为冬季进补做好准备。
除了食疗,还可以通过按摩来调养脾胃。其中最简单、使用最普遍的就是「摩腹」。
腹被喻为“五脏六腑之宫城,阴阳气血之发源”,腹部有脾、肝、肾、任脉经过,摩腹能起到调节肝、脾、肾三脏的作用。
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“腹宜常摩,可祛百病”,常揉腹有助于气血津液的输布及痰、湿、瘀的消散。
具体方法如下:
1. 摩腹前要排空小便,取仰卧位,注意双膝屈曲,放松腹部肌肉。
2. 可用四指腹,或手掌,或两手相叠绕脐摩腹。
一般情况下,顺时针、逆时针方向各半,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宜,每次约10-20分钟左右。
3. 整个过程力量要保持均匀,呼吸要保持平稳。
另外,明代医家周于蕃指出,摩腹“缓摩为补,急摩为泻”。有便秘等问题时,可采用顺时针的急摩法,而有腹泻等问题时,可采用逆时针的缓摩法。
除了简单的摩腹外,调理脾胃当然离不开「推脾胃经」。
脾胃经循行全身上下,日常疏通保健以腹部及腿部为主,腹部的脾胃经的疏通就是以上述摩腹为主。
腿部疏通方法如下:
用掌根或指节,沿脾胃经循行方向推抹。脾经从内踝起,沿小腿内侧缘自下而上推揉;而胃经则自上而下推揉小腿前外侧。
在按摩过程中,同时注意寻找“痛点”,并着重揉按松解,或点按三阴交、阴陵泉、足三里、丰隆等穴位。
● 穴位示例
02 | 滋阴润肺
自“寒露”时节起, 雨水渐少,天气干燥, 昼热夜凉, 气候由热转寒,在自然界中,随着寒气的增长,万物逐渐萧落。
人体内的正气在夏天损耗过多,秋季燥邪、风邪又接踵而来。而肺喜润恶燥为娇脏,秋内应于肺,燥又为秋之主气,因此燥邪易伤肺,寒邪亦伤肺。
霜降节气,燥邪仍旧比较强势,在饮食上可应多吃一些甘润的食物。
民间自古就流传着“冬吃萝卜夏吃姜,不劳医生开处方”之谚语,现代也有人称萝卜为“土人参”,这都归功于白萝卜具有增进食欲、促进消化、止咳化痰、润肺生津的功效。
这段时间可吃些生的白萝卜块——
除此外,还可多食用一些银耳、百合、沙参、玉竹、罗汉果等食材,都是润肺止咳、生津止渴的秋季佳品。
03 | 温补肾气
霜降过后,气温下降较为迅速,人体则需要动用正气来防御外寒。而人体的正气,无不根源于肾气,因此,肾精肾气的充足,此时非常重要。
「脚为精气之根」,寒从脚下生,一旦受寒,寒气会顺着经络进入身体,尤其会伤肾。
霜降后,坚持晚上热水泡脚,每次20分钟左右,泡到身体微微出汗最好,利于驱寒逐湿,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。
而泡脚后顺手做几个小动作,同样能起到护肾养肾的目的。
养肾第一招:掐脚踝
具体方法:以跟腱为中心,用食指和大拇指分别掐在跟腱的内侧(太溪穴)和外侧(昆仑穴)。两根手指对掐、按摩1-3分钟。
作用:这个动作可以同时按摩到肾经上的“太溪穴”和膀胱经上的“昆仑穴”,达到补肾壮腰、舒筋活血、滋阴养血的作用。
养肾第二招:捶脚底
具体方法:手握空拳,从脚后跟捶打到前脚掌(不要来回捶),每边脚捶1-3分钟。捶的时候无需太用力,以脚底感到舒适为宜。
作用:这个动作可以缓解足跟疼痛、脚掌劳累,同时刺激脚底的涌泉穴等穴位,达到调养肾脏、激发肾气的作用。
这里再给大家推荐八段锦中的一个姿势——两手攀足固肾腰。这个动作有很好的疏通肾经和膀胱经,强筋骨、固腰肾、增加阳气。
具体方法如下:
1. 两腿挺膝站立,两臂向前向上举起,掌心向前,目视前方。
2. 两臂屈肘,两掌心向下,按至胸前,两掌反穿至背后,沿着脊背向下摩运至臀部,同时上体前屈,两掌沿腿至脚面,两膝挺直,目视前下方。
3. 两掌前举上升,脊柱随之升起。一上一下为1次,共做6次。
霜降饮食:好吃好做的食疗方
自古有云「补冬不如补霜降」。一来霜降是由秋转冬的关键期,二来因脾胃运化力增强。
此时世间万物都会慢慢由“收”转为“藏”,食养也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霜降进补,就是在打基底,只有“地基”牢靠了,冬补才会有意义。
今天来给大家推荐4个霜降食疗方,帮助让大家更好的补足入冬。
党参山药排骨汤
食材:山药100克,排骨200克,党参10克,莲子15克,芡实20克,生姜适量。
做法:
1. 将芡实浸泡15分钟,莲子浸泡30分钟以上;党参清洗后切成小段,放到一边备用;
2. 排骨清洗后,和一小片姜一起焯水,滤出备用;
3. 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,把所有的材料都放入锅中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,继续炖30分钟,最后加一点盐调味就可以了。
功效:想要兼顾到脾、肺、肾三个脏腑,从而达到补养正气的效果,在霜降,最适合吃的就是山药。
此外,党参补气,尤擅长补脾气;莲子健脾止泻,配合党参能更快的修复受损的脾胃;芡实固肾补肾的同时更能祛湿,兼顾脾肾两个脏腑,更好的帮助身体恢复到平衡的状态。
入秋之后,这道山药排骨汤,除了养护身体外,对脾虚、容易拉肚子、怎么补都补不进去的朋友来说都特别的好。
罗汉果西洋菜瘦肉汤
食材:罗汉果少许,西洋菜50克,猪瘦肉50克,南杏仁6克。
做法:
1. 食材洗净,南杏仁用开水烫后去衣。
2. 将罗汉果、南杏仁放入锅内,加清水适量,武火煮沸后放入猪瘦肉、西洋菜,再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,调味即可。
功效:罗汉果、南杏仁止咳润肺,西洋菜润燥滑肠,猪瘦肉滋阴润燥、补血益气,适用于肺燥咳嗽、百日咳、儿童肺炎等病症。
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
食材:太子参20克,干无花果50克,玉竹10克,红枣8颗, 猪瘦肉400克,生姜3片。
做法:
1. 太子参、无花果、玉竹洗净,用清水浸泡片刻;红枣洗净后去核备用;
2. 猪瘦肉洗净切块,汆烫一下去除血沫;
3. 所有食材放入锅中加适量水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2小时;
4. 加适量食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干的无花果,不仅能清热生津,还具有健脾开胃、解毒消肿的作用;太子参入脾、肺经,具有益气健脾、生津润肺之功效;玉竹入肺、胃经,善养阴润燥,生津止渴。
入秋后来一碗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,可益气润肺、健脾开胃、润肠通便。但无花果含糖量高,一定注意不可多食,每次吃5-6个即可。
红薯板栗粥
食材:红薯80克,板栗10颗,糯米50克,小米25克。
做法:
1. 糯米、小米用清水洗净浸泡15分钟;红薯、板栗去皮去壳,切小块;洗净备用;
2. 砂锅中倒入清水,大火烧开,加入糯米和小米,小火煮15分钟;
3. 倒入板栗,继续煮10分钟,倒入红薯,熬至红薯板栗熟透即可。
功效:栗子性温味甘,能养胃健脾、补肾强筋、活血止血、止咳化痰,熟吃栗子还能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引起的慢性腹泻;红薯味甘性平,具有补虚乏、益气力,健脾胃,强肾阳等功效。
红薯板栗粥就很适合深秋食用,特别是先天不足,后天亏损体质人群食用。
霜降特色:柿子好吃,不可多食
霜降前后是柿子的最佳食用期,此时柿子个大、皮薄、汁甜,不仅营养丰富,还有很好的食疗价值。
柿子中富含果胶,能润肠通便,有助缓解便秘、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生长;还可辅助降血压、软化血管,还能活血消炎,改善心血管功能,预防心脏血管硬化等。
但柿子——
此外,普通人每天吃中等大小柿子一个即可,且需注意,不要空腹吃柿子。
另外,霜降食养注意不要过度滋补,要遵循少肥甘厚味、适量适度的原则。平时可以多在阳光下做些平和的运动,促进血液循环,也推荐登高以增强心肺功能。
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。
中国人的衣食住行、起居调养,
皆依季节气候而改变。
《黄帝内经》有言:
“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”
顺应时节,循秋而养
在一箪一食,一坐一行间
找到身体最适宜的补养方式。